2010年10月24日星期天,阴。
老陈转完贵州省博物馆的一层展厅后,准备上二层看看。楼梯处的民居模型。
二层为贵州省博物馆的常规展厅,展出《多彩贵州-贵州历史与民族文化陈列》,共分四个部分。贵州省博物馆以全新的策划和设计,新颖的形式与高科技的展示手段相结合,实物珍品与非物质文化表演相结合,展现了贵州悠久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,塑造了一个全新的陈列审美艺术空间。展厅内拍照时不能使用闪光灯,所以有些照片不是很清楚。
第一部分,贵州古生物。
早期动物的摇篮—瓮安生物群。
贵州地层古老,发育齐全,有着丰富的古生物化石。著名的贵州龙、关岭海百合就是其中的代表,是我国古生物化石较为丰富的省份之一。生活在距今5.1亿年左右的凯里生物群,含有众多化石门类,是窥探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主要窗口。副合格拟油节虫,节肢动物三叶虫类化石。
贵州关岭海生爬行动物鱼龙类化石。
贵州龙动物群,生活在距今2.3亿年左右,是一个以海生爬行动物为主体的多门类化石群,是三叠纪生物复苏的代表。海龙(又称海蜥)化石。
许氏创孔海百合,棘皮动物有柄海百合类化石。
粗菊石,软体动物头足类化石。
胡氏贵州龙,海生爬行动物早期鳍龙类化石。
贵州中华真颚鱼,硬骨鱼类全骨鱼化石。
东方肋鳞鱼,硬骨鱼类软骨硬鳞鱼化石。
更新世中晚期大熊猫头骨,哺乳动物食肉类化石。
剑齿象化石。大熊猫-剑齿象动物群是贵州远古人类的见证者。
更新世中晚期中国犀头骨,华南巨貘头骨,哺乳动物奇蹄类化石。
第二部分,贵州古代文明。
旧石器时代早期,黔西观音洞动物化石。黔西观音洞是长江以南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最大的遗址,以出土的石器命名为“观音洞文化”。
砍砸器。
剑齿象、巨貘化石。
贵州最早发现的古人类化石--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桐梓人。桐梓岩灰洞是贵州第一个发现人类化石的地点,出土的6枚人牙化石属早期智人,俗称“桐梓人”。石锤。
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一朵奇葩—兴义猫猫洞文化。兴义猫猫洞骨器:骨锥、角铲。
鹿、麂化石。
普定白岩脚洞遗址是贵州最早的装饰品和骨笄出土地。骨器工业的作坊--普定穿洞遗址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普定穿洞出土骨器。
旧石器时代晚期,穿洞人头骨。
盘县沙陀出土的有肩石斧。
平坝飞虎山出土的陶纺轮、石纺轮。
石矛、石镞。
东汉铜马车(复制品)。总长112cm,马体高88cm,长45cm。铜马车外形壮观,结构严谨,工艺精湛,堪称精品。
西汉时期,鼓改装的铜釜,赫章可乐出土。
西汉双耳、双铺首环铜釜。
西汉立虎双耳铜釜。
战国时期鼓形铜釜。
西汉虎钮錞于,松桃木树出土。
西汉龙首柄铜釜,水城黄土坡出土。
西汉博山炉。
西汉提梁壶。
神秘的夜郎遗踪。贵州是夜郎国的故地,夜郎自大的故事国人皆知。但夜郎国又是个谜,夜郎拥有精兵十万,可其疆域究竟有多大,包括现今何地、是何民族、有何文化特点等,众说纷纭。新中国成立后,贵州考古工作者踏遍千山万水,发现了原始社会、商周、春秋战国、秦汉文化遗存几十处,出土了大量古夜郎时期的文物,夜郎文化渐已浮出水面。西汉牛头形带钩,威宁中水出土。
娃娃鱼形铜带钩。
西汉铜矛、青铜钺。
西汉心形铜钺,普安铜鼓山出土。
西汉青铜戈,兴义出土。
西汉巴式青铜剑、滇式青铜剑,威宁中水出土。
西汉刻划符号陶罐。
西汉刻划符号陶杯、陶觚。
西汉刻划符号陶豆。威宁中水出土的这些陶罐、觚、瓶、豆、杯等陶器壁上,书刻有上十种刻划符号,其含义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。
目前全国仅见的特殊葬式--套头葬遗址。
东汉稻田模型,兴义万屯出土。
西汉干栏陶屋。
西汉鎏金三足铜鍪(mou),赫章可乐出土。
复原之陶瓶。
清代卢番长官司铜印,元代“本当三寨等处”蛮夷官印(右)。
明代釉陶俑一组。
明代彩釉陶俑仪队。
明代承棺奴,遵义出土。
贵州土司制度。
土司墓葬。
墓前侍卫。
宋代铜鼓,遵义杨粲墓男室出土。
没有看到合格拟油节虫嘛
记录很详细,学习
天呐,你对古董是太痴迷啦,一直在上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