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杨是一个70后,那年高考,差5分就考上清华;
清华分数695,他考了69……
经历巨大的打击后,他成了一名资深的旅游爱好者;
他喜欢背包旅行,看着那张娃娃脸,你绝不会想到,他曾徒步墨脱,珠峰大本营,雅鲁藏布大峡谷……
▲老杨攀登珠峰大本营
▲老杨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
每到一个地方,他都会带些手信回家。
久而久之,他的收藏库内就多了许许多多有特色的小玩意儿 ——
有一整面墙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相机、黑胶唱片,静静地诉说着它们此前的主人的故事;
有来自印度的前厅吊灯;
有来自清迈的印第安画师Crow花了一整个星期画下的《印第安人》;
还有来自尼泊尔的看起来老旧得不知年月的音响,经老杨改造后,竟然可以用手机蓝牙连接播放!
老杨说,他钟爱一切有时光雕刻的物件,“有过使用痕迹的东西,它能够让人去思考,让人更加的感受到,有些东西是美好的,有些东西是可以很久的保留下来的,而不是说用完就扔掉。”
至此,旧物成了老杨通往时光隧道的一个注脚。
这么多年下来,老杨只做自己感兴趣的事。
你要是说感兴趣的,调酒和做民宿主绝对又是他的热衷的事。“我想开一家集民宿与清吧于一体的小客栈,在昏黄的灯光下,看各色人等,为角落里的男子调制一杯比基尼女郎,然后在手绘笔记本记下每一次感动和故事,等岁月静静流去。”
这件事,本来是想等到自己退休了再做的,可在习惯了背包客的浪迹天涯后,他的内心深深地爱上了这种幽静淡寡的慢生活。
所以忽然有一天,朋友眼里那个喜欢到处搜集旧物的老青年,忽然有一天真的倒腾出了客栈,一连开到了第4家——
深圳市大鹏新区较场尾小区海滨路22号,
城墙外4号店。
城墙外客栈4号店位于较场尾海边第一排,
离海滩只有五六米,
是270度的全海景房。
在老杨决定要做客栈之后,就将这些他旅游后所得的体验感受,和十年来收藏的上千件奇妙的旧物带进了城墙外。
你在这里看到的任何一样小东西,都有可能来自天南海北。
客栈的一楼是一个清吧与咖啡馆,吧台之下,又是老杨搜罗过来的年代久远的中式“铺首”(铺首,古时大门的兽形衔铜环,用以敲门和镇宅之用)。
支撑吧台的木块,是从丽江运回的船木—— 船木质量好、不易腐烂,因此山重水远也没拦住老杨把它运回来的决心。
青年时代的老杨是个摄影爱好者,因此陈列柜中摆放了许多四处淘来的陈年相机,如果你也是摄影发烧友,来到这里,你可能会为之疯狂!
这些独立的旧物在城墙外客栈内得到了完美的融合,只让人觉得惊叹非常。
老杨说,之所以取名叫“城墙外”,
一是因为“城墙外一号店”开在大鹏古城的城墙外,顺其自然的就取了这个名字。
二是意指“生活的城墙外”,老杨希望来这里的旅人们,都能跳出围墙,感受与繁华都市背道而驰的另一种生活。
这里只有4间客房,最多的时候,客栈里也不超过8位旅人。
从外表看,城墙外只是沙滩边上一幢并不起眼也无特别的房子。可当置身于屋内,无论客厅、卧室、厨房甚至厕所,都让人感觉就像在国外家居杂志上的样板房里。
每一间客房空间都非常大,每个房间的装修都是他精心设计甚至亲力亲为的。
原始的情调、工业风的地面、仿旧的墙体,每间客房都有着各自特色的物件摆放其中,有的是少女童年时的小木马;
有的是远方的老人留下的摇椅……
这里的生活永远不会单调——
每天晚上都有现场吉他民谣弹唱,周末来这里听歌手用低哑的爵士嗓唱歌,一起聊天喝酒,一起大声歌唱,一起放松心情,或者只是坐在院子里晒晒太阳发发呆……
清吧的前后各有一块大厅,后台的长桌每逢周末,常被都市里来的青年男女霸占……
午后在城墙外的后院,青草与泥土香混合了微咸的海风味,短发少女呢喃的小曲儿,天竺的风情,云贵的韵味,柔软而舒适的床……
老杨最希望的,是所有走进城墙外的旅客,都能住进理想的空间,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。
“我们想在繁忙的深圳建一个充分放松和悠闲的家,在这里,你也许会忘了你身在冷漠而疏离的世界金融中心国际大都市,只会记得这一个小角落里家的感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