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人一场说走就走的皖南自由行实录黄山素以奇松、怪石、云海、温泉、冬雪“五绝”著称于世,奇松、怪石、温泉不分季节都可欣赏,但云海、冬雪二绝就需要密切关注天气状况,或许才有机会欣赏到。本来2015年春节前后不打算出去旅游的,但学校放假早,整天在家胡吃海喝的不太甘心,心中隐约隐藏着出去走走的梦想。2015年2月2日晚10时,网上无目的的看“今日头条”新闻,一条黄山山顶几天下雪的新闻吸引了我的眼球,那颗不太安分的心...
徽派建筑艺术馆--徽商大宅院旅游攻略在歙县县城内,有座与古城、古街、古建筑交相辉映的既崭新又古老的大宅院--徽商大宅院(大宅院的原主人姓徐)。说它崭新,是因为2001年当地政府为保护文物古迹、发展旅游事业,才会同有关方面专家对计划恢复重建的徽商大宅院进行总体规划、图纸设计、整理、修复建筑构件的准备。2004年,徽商大宅院项目进入具体实施阶段,经过两年努力,2006年11月,这座集徽派建筑精粹之大成的“徽商大宅院”才闪...
江南第一村--呈坎八卦村游记呈坎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,古名龙溪。呈坎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,自唐末江西南昌府秋隐、文昌罗氏二兄弟举家迁此“择地筑室而居”易名呈坎以来,已有1000多年历史,是世界迄今发现最古老、保存最完整的八卦风水古村落,早在宋代就被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赞誉为“呈坎双贤里,江南第一村”。全村现保存了东汉、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等历代建筑180多处,拥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21处,被誉为“国宝之乡...
天下第一奇山--黄山旅游准备篇黄山与长江、长城、黄河同为中华壮丽山河和灿烂文化的杰出代表,被世人誉为“人间仙境”、“天下第一奇山”,素以奇松、怪石、云海、温泉、冬雪“五绝”著称于世。境内千米以上高峰88座,群峰竞秀,怪石林立,“莲花”、“光明顶”、“天都”三大主峰海拔均逾1800米。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两次登临黄山,赞叹道:“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,登黄山天下无山,观止矣!”后人据此概括为“五岳归来不看山,黄...
天下第一奇山--黄山旅游准备篇黄山与长江、长城、黄河同为中华壮丽山河和灿烂文化的杰出代表,被世人誉为“人间仙境”、“天下第一奇山”,素以奇松、怪石、云海、温泉、冬雪“五绝”著称于世。境内千米以上高峰88座,群峰竞秀,怪石林立,“莲花”、“光明顶”、“天都”三大主峰海拔均逾1800米。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两次登临黄山,赞叹道:“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,登黄山天下无山,观止矣!”后人据此概括为“五岳归来不看山,黄...
天下第一奇山--黄山旅游准备篇黄山与长江、长城、黄河同为中华壮丽山河和灿烂文化的杰出代表,被世人誉为“人间仙境”、“天下第一奇山”,素以奇松、怪石、云海、温泉、冬雪“五绝”著称于世。境内千米以上高峰88座,群峰竞秀,怪石林立,“莲花”、“光明顶”、“天都”三大主峰海拔均逾1800米。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两次登临黄山,赞叹道:“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,登黄山天下无山,观止矣!”后人据此概括为“五岳归来不看山,黄...
天下第一奇山--黄山旅游准备篇黄山与长江、长城、黄河同为中华壮丽山河和灿烂文化的杰出代表,被世人誉为“人间仙境”、“天下第一奇山”,素以奇松、怪石、云海、温泉、冬雪“五绝”著称于世。境内千米以上高峰88座,群峰竞秀,怪石林立,“莲花”、“光明顶”、“天都”三大主峰海拔均逾1800米。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两次登临黄山,赞叹道:“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,登黄山天下无山,观止矣!”后人据此概括为“五岳归来不看山,黄...
中国画里的乡村--宏村旅游攻略宏村位于“桃花源里人家”的黟县东北部,距县城11km,历史悠久,环境优美,整个村落面积300多亩,现存明清时期古建筑138幢。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(公元1131年),名叫“弘村”,清乾隆年间改为宏村,至今已有870多年的历史,原为汪姓聚居之地。宏村的美景都和水有着直接关系,是一座经过严谨规划的古村落。村内外人工水系的规划设计相当精致巧妙,专家评价宏村是“人文景观、自然景观相得益彰,是...
青岛老街之二十三:历史街区里的日式建筑 根据青岛市在编的《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》,青岛的历史城区仍然延续了“东沿延安三路、长春路、威海路,北至海泊河,西南以海岸线为界”约28平方公里的范围,新划定13个历史文化街区,这其中就有黄台路历史文化街区。 黄台路是贴着贮水山的边缘自东向西一路而下的一条老街,与青岛老市区多以欧式建筑为主不同的是,这条路上十之八九都是日本风格的单体小楼。资料显示,黄台路全长724...
青岛老街之二十二:枫叶红于二月花早期的城市规划把湛山西南、太平湾一带划为别墅区,也叫“颐养区”。20世纪20年代后期该区陆续修路建屋,初时这里的路名分别叫临沂路、俚岛路、成山路等,1929年正式全部以中国的关隘命名,如临沂路叫韶关路。人们把这一区域叫“八大关”,实际上这个小区狭义上包括10条以关隘命名的马路以及汇泉路、黄海路,广义上还包括太平角一路至六路、湛山一路至五路。青岛解放后,中央在这个小区成立了青岛...
青岛老街之二十一:青岛的华尔街 20世纪初,德国殖民者为在青岛更多地收取关税,更多地吸引外资,即在中山路北段的延伸部分馆陶路,建成“洋行一条街”。至20世纪30年代,这条路又被称作是“青岛的华尔街”、“青岛的外滩”,已经成为青岛经济的“金融贸易中心”,影响着整个华东地区的经济及沿海地区的出口转口贸易。 馆陶路初建于1899年,因为靠近胶海关、后海码头和大港火车站,所以在城市规划时,德国驻胶澳市政当局即将此规划...
青岛老街之二十:百年青岛百年帆船 青岛是中国帆船运动的发源地,被誉为中国“帆船之都”,同时它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举办城市。由于得天独厚的水域资源,帆船运动在青岛有着良好的基础,帆船运动已经有百年历史。青岛早在1904年就有了德国皇家快艇俱乐部举行帆船比赛的记录,那时的比赛主要是为了娱乐和休闲,但这也将西方的帆船运动带到了青岛。 青岛游艇俱乐部旧址位于汇泉路5号,1936年5月31日,市长沈鸿烈出席奠...
青岛老街之十九:青岛的鼓浪屿 青岛,中国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,“红瓦绿树、碧海蓝天”是青岛老城区的独特景观,坐落在整个城市间古老欧式建筑、绵延婉转的小巷又使这座典海滨城市有了类似欧洲小镇的独特韵味,在青岛众多小巷中有那么一条闻名遐迩的巷子“金口一路”。 金口一路的开辟,与二十年代末兴起的青岛别墅潮有直接关系。1929年青岛易帜后,城市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开始出现稳定繁荣的局面,加之其独特的异国情调、舒适的气候...
青岛老街之十八:几度碧桃红八大关,是最能体现青岛“红瓦绿树、碧海蓝天”特点的风景区,位于汇泉角景区北部。所谓八大关,是因为这里有十条马路,是以中国古代著名关隘命名的。 “八大关”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,四季盛开的鲜花,十条马路的行道树品种各异。如正阳关路遍种紫薇,夏天盛开;居庸关路是五角枫。秋季霜染枫红,平添美色;紫荆关路两侧是成排的雪松,四季常青;宁武关路则是海棠……碧桃是韶关路地行道树,植的很密...
青岛老街之十七:青岛下水道传奇 清朝末年,青岛口是一个繁荣的市镇,商店林立,作坊众多。德占青岛后,首先拆除了这个市镇,店主们被迫迁往大鲍岛乃至台东镇。原地被重新规划,在昔日店铺之址上建了阿里拉街,以后在青岛河上建了一座石桥,使街道得以向南延伸。中国收回青岛后,石桥以南的路叫鱼山路,石桥以北一直到另一座大堤,横跨大峡谷,这之间的路叫龙口路。 这条名不见经传的马路,却在青岛早期的城市规划中占据重要的地位...
青岛老街之十六:策杖而行的大师背影鱼山路,西北起自大学路,东南至于文登路,据说是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建设。这条新开凿的道路穿衙门山而过,将山一分为二成了东西两部分。120多年前它只不过是座没名的小山头,清政府把清军总兵衙门建在了山脚下,人们为了方便,才将这座小山头取名“衙门山”。上世纪20年代,一条鱼山路将衙门山一分为二,成了东鱼山和西鱼山。之后,西鱼山在城市建设中被逐渐开发,东鱼山则因“湛山精舍”成...